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老孙说

寻找青春相伴的“土地公”
发布时间:2022-09-20 15:25:47
浏览次数:

18岁,人生首度离开家,前往一个新的城市开启大学生活,离开了父母的庇护,从此听不到他们的唠叨,不适应的同时,心里也酸酸的。周末更是形单影只,独自一人坐在宿舍,电话拨了一通又一通,心里却还空唠唠的,才发现晚餐还没吃,却又不愿踏出半步。

随着上面写下的文字,我的记忆也翻转到十几年前我初来上海上大学的场景,还记得大一那年的中秋节夜晚,是个周末,校园里安静的仿佛只能听到我手里拍下的篮球声,我投了几个篮,其中一击未中,球滚向了远处,我顺势坐了下来,仰望圆月,从未有过的孤独感涌上心头,泪水也划过了眼角。


后来,慢慢适应慢慢适应,聊qq,打CS,看电视剧,周末找球队队员吃火锅喝啤酒,也算找到了大学生活的节奏。

 

那个时候,我们宿舍楼下有一个宿管大爷,叫“老王”,听口音应该是安徽人,50岁出头,经常穿一件白色的跨栏背心手拿一把旧的竹扇子,坐在宿舍楼下的收发室扇阿扇。他是一个热心肠,基本上我们一个6层宿舍楼里的居民他都认识,每次我进来进出的,他都笑眯眯的点点头,有时还来两句:“绍瑞,这热的天还出去打球去?” “快下雨了,看你们宿舍的被子还晾在外面,快拿回去哈” “明天学校检查寝室卫生啊,绍瑞,你回去收拾一下” “绍瑞,你的信,好像是北京的”“小子,饭卡丢了吧,被人捡到送到我这了,拿着...

 

每天虽平淡和随意,但是老王仿佛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那个必须存在的长辈和生活中的万能钥匙。

 

后来老王在小收发室里囤了一些小食品,专门供应宿舍楼里的“懒民”晚上补餐,那个时候的我们也是懒得出奇,晚上饿了,首选是到其他宿舍蹭吃的,搜刮民脂民膏,后来同学们总是有一个自己“储粮”的密室,防止我们这群饿狼突袭。老王的“夜餐吧”一开,彻底给懒人们带来了福利,每到晚上9点后,“夜餐吧”生意络绎不绝,什么牛奶啊、饼干啊、薯片啊、泡面啊,卖的“嗖嗖”地。老王笑眯眯的,还允许大家赊账,说:“没事,先记账吧,回头一起结。”

 

记得隔壁寝室有个兄弟,绝对的“半月光族”,每到一个月的最后一周,基本上活着靠“蹭同学”再不就是赊账老王。如今的他已经立身上海,回忆当初应该万分感谢老王吧。

 

我到后期和老王关系好,有时也懒得下去了,就给老王发个短信,“王师傅,一包泡面,一根火腿肠,帮忙送一下。” 他怕花钱从来不回短信,但不到几分钟,他就给送上来了,然后不等我开口,就说:“吃吧吃吧,先记账哈。”我记忆中,好像大二我出去创业的时候,才把大一一年的口粮钱给老王结了。

大一差不多进校1个月,和班级里的同学就渐渐熟悉了,天南海北的都有,口音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性格更是差异很大。我属于比较“生活”派的,算不上颓废,但也更算不上“勤快”。总是能找任何机会寻求同学帮助,来满足我“懒”的惰性。

 

我们隔壁寝室有一个“崇明人”(崇明岛属于上海,是中国第三大岛),叫“黄烽”,人很敦厚老实,也很善良勤快,他们宿舍是全楼最整洁的,他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下楼跑跑步,上来收拾一下,就在窗台上晨读或收听广播,然后去食堂吃早餐又帮很多懒人带回来几份。想想那个时候也真是不好,我们有时总是过去他寝室坐坐,走前来一句:“哎,黄烽,等下食堂帮忙带份饭哈!” 他咧着嘴,“靠,又让我带,已经有三份了。” “谢黄烽,靠你了!” 他每次都不会拒绝。

 

黄烽很有自律性,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家里因为是崇明本地的农户,因此并不是很富裕,但他为人真诚,待人宽厚,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给大家无私的提供了很多帮助,其实大家对黄烽都是很尊敬的,四年如一日,记得毕业典礼那天,咱们都在摆各种pose拍毕业照,有同学还时不时的叫黄烽拿这个拿那个,黄烽也是乐此不疲,一一答应,最后不知谁来了一句:“黄烽,咱俩来一张。”于是乎一发不可收拾,大草坪上变成了与黄烽合影接龙。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黄烽被宜家成功录取为管理培训生,在基层干了几年,后来联系就少了。

 

记得毕业三年后的一个盛夏,我开车在公路上行驶,那天是很热的,我等红绿灯顺便开窗向外看去,远远的看到一个人坐在公路道牙上,在硬纸板上记录着什么,我滑近一看,“这不是黄烽吗?” 于是,我把车靠边,悄悄地走过去,一齐坐在他的身边,“哎,黄烽!” 他吓了一跳!“ 哎,绍瑞,你怎么在这呢?” “你怎么在这呢?这大热天的坐在大马路上干啥呢?” 他擦擦汗,“我现在不在宜家了,换了一家新的公司,“全家”超市,我是负责这个区域的门店拓展的,所以我正在计算这条路过往车辆的流量,来进一步计算这家店开起来的成功率。” 我哦的一声,“你是一辆一辆数的吗?” “对啊,这个还是认真的好,我们对加盟商是有保证条款的。” “黄烽,先别数了,太热了,走,上车,我请你喝一杯冰镇饮料,聊聊。” 他合起本子随我上了车。记得没聊多久他又到路边认真的记录去了。

 

后来,黄烽一直在全家干到现在,已有7年,听说已经晋升为华东地区店铺管理运营的高管,我相信这和他一直以来的认真与负责,和他的敬业与真诚分不开吧。

 

毕业近十年,大家散在天南海北,班级居然没有组织成过一次像样的聚会,谁知道黄烽的新婚答谢宴上,一大半同学却都到齐了,大家热热闹闹,都笑得都很放松很真诚。“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黄夫人一看就是贤内助,大好人一个,只是黄烽有点发福了,现在也会提着酒杯,给大家讲两句了,咱们同学们都乐呵呵的听着“黄总”的训话,之后趁黄夫人不在就把这小子给灌倒了。

 

十几年了,老王和黄烽深深的印在了我的青春记忆里,每每想起他们,就想起了那段年轻的岁月和大学宿舍生活,直到现在想起和他们的一些交流片段,心里还都“暖暖的”,脑海中就会浮现那敦厚的笑容和寝室窗台望过去的夕阳彩霞。


我从大学里创业从事高校传媒到现在创立俺来也,一直没有离开大学校园,这份校园情结一直挂在心头,每次走在校园看到同学们就会联想起我的校园生活,所以我们尽可能的想做的好一点,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就好像在对待多年前的自己一样。


那天我和同事们去学校和同学们做微访谈,问到现场有多少同学不吃早餐时,20个同学中,有8人举起了手,在我再三追问他们不吃早餐的原因时,最后大家都不好意思的都给出了一致的结论:“懒”。更有甚者,有的同学,从进入大学后就没吃过一顿早餐,已经1年多了,这个数据让我很吃惊。想起了前几天连续胃疼三天的我自己,我真想和大家说,年轻时请照顾好你的胃,请照顾好你的身体,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 ,当我问到“如果早餐给你送到寝室,你吃吗?想吃什么?” 几个不好意思举起手的男孩子异口同声的答道:“想吃!” “想吃肉包子、想吃白粥、想喝豆浆...." 看着他们畅想早餐的样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有点心疼,要是他们父母看到此时此景又该如何的心境呢?

 

现在,我和几位同仁创立的“俺来也”,就是定位为“校园轻生活掌门”,解决青年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给同学们带来便捷、安全、舒适的校园生活服务。很高兴,现在我们俺来也在全国各个高校已经拥有几千名可爱的“筋斗云”同学们,又在他们当中选拔出很优秀很有爱的“土地公”大仙们,在5.4青年节这天,我把这篇大学回忆录送给你们,希望每一位“土地公同学们都能诚恳认真的服务本楼的居民,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大家的需求。

 

大家晚上饿了,咱们给大家提供免费的“扛饿套餐”;同学们卧谈会想吃点瓜子了,土地公就给同学们送过去;同学们想睡懒觉没时间吃早餐的,土地公就给大家提前预备好;“用真心不做作,有爱心真善良”,这是俺来也土地公同学们的胜任标准和行动价值观,俺来也和土地公们会用心的给本楼土地生活的同学带去更多的福利和服务。

 

我们要寻找的“土地公”是要以服务同学为第一使命的,他们天生就是热心肠,天生就具有“甘为付出”的品质。当然,对于这样的好人,咱们俺来也平台所有提供的福利会赋予土地公本楼分配权,让土地公真正成为本楼的主人和同学们爱戴的长老。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和鲜活的全面创业环境,“土地公”的工作其实是获得了一个营销和创业实践的绝佳机会,给未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来坚实基础。当然,“土地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还会得到不错的勤工俭学收益。作为一个过来人,大家的学长,老孙表示十分羡慕大家,创业起步再也不用在地铁口摆地摊了(老孙大一时在地铁摆地摊卖过太阳眼镜,屡次遭到城管追赶)。


我相信,这个世界有一类人叫做“善良”,我也相信这世界有一类人叫做“真诚”,我还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类人叫做“纯朴”,而这三类人的集合体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俺来也“土地公”,也是大家需要的“土地公”。同学们,或许每一个班级和每一个群体,都住着一个“老王”和“黄烽”,如果你觉得你发现了他,请推荐他给我们,我们会支持他带给大家更多的爱和福利;倘若你就是那个我们要寻找的“土地公”,那就请现在向我们招手吧。


ps:1.
祝大家五四青年节快乐。
2.
感谢老王大爷和黄锋同学,本文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记录了你们对我和对同学们的服务和关怀,

如有冒犯还请见谅:)


和大家一起奋斗的“老孙”
于2015年5月2日凌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老孙说

寻找青春相伴的“土地公”
发布时间:2022-09-20 15:25:47
浏览次数:

18岁,人生首度离开家,前往一个新的城市开启大学生活,离开了父母的庇护,从此听不到他们的唠叨,不适应的同时,心里也酸酸的。周末更是形单影只,独自一人坐在宿舍,电话拨了一通又一通,心里却还空唠唠的,才发现晚餐还没吃,却又不愿踏出半步。

随着上面写下的文字,我的记忆也翻转到十几年前我初来上海上大学的场景,还记得大一那年的中秋节夜晚,是个周末,校园里安静的仿佛只能听到我手里拍下的篮球声,我投了几个篮,其中一击未中,球滚向了远处,我顺势坐了下来,仰望圆月,从未有过的孤独感涌上心头,泪水也划过了眼角。


后来,慢慢适应慢慢适应,聊qq,打CS,看电视剧,周末找球队队员吃火锅喝啤酒,也算找到了大学生活的节奏。

 

那个时候,我们宿舍楼下有一个宿管大爷,叫“老王”,听口音应该是安徽人,50岁出头,经常穿一件白色的跨栏背心手拿一把旧的竹扇子,坐在宿舍楼下的收发室扇阿扇。他是一个热心肠,基本上我们一个6层宿舍楼里的居民他都认识,每次我进来进出的,他都笑眯眯的点点头,有时还来两句:“绍瑞,这热的天还出去打球去?” “快下雨了,看你们宿舍的被子还晾在外面,快拿回去哈” “明天学校检查寝室卫生啊,绍瑞,你回去收拾一下” “绍瑞,你的信,好像是北京的”“小子,饭卡丢了吧,被人捡到送到我这了,拿着...

 

每天虽平淡和随意,但是老王仿佛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那个必须存在的长辈和生活中的万能钥匙。

 

后来老王在小收发室里囤了一些小食品,专门供应宿舍楼里的“懒民”晚上补餐,那个时候的我们也是懒得出奇,晚上饿了,首选是到其他宿舍蹭吃的,搜刮民脂民膏,后来同学们总是有一个自己“储粮”的密室,防止我们这群饿狼突袭。老王的“夜餐吧”一开,彻底给懒人们带来了福利,每到晚上9点后,“夜餐吧”生意络绎不绝,什么牛奶啊、饼干啊、薯片啊、泡面啊,卖的“嗖嗖”地。老王笑眯眯的,还允许大家赊账,说:“没事,先记账吧,回头一起结。”

 

记得隔壁寝室有个兄弟,绝对的“半月光族”,每到一个月的最后一周,基本上活着靠“蹭同学”再不就是赊账老王。如今的他已经立身上海,回忆当初应该万分感谢老王吧。

 

我到后期和老王关系好,有时也懒得下去了,就给老王发个短信,“王师傅,一包泡面,一根火腿肠,帮忙送一下。” 他怕花钱从来不回短信,但不到几分钟,他就给送上来了,然后不等我开口,就说:“吃吧吃吧,先记账哈。”我记忆中,好像大二我出去创业的时候,才把大一一年的口粮钱给老王结了。

大一差不多进校1个月,和班级里的同学就渐渐熟悉了,天南海北的都有,口音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性格更是差异很大。我属于比较“生活”派的,算不上颓废,但也更算不上“勤快”。总是能找任何机会寻求同学帮助,来满足我“懒”的惰性。

 

我们隔壁寝室有一个“崇明人”(崇明岛属于上海,是中国第三大岛),叫“黄烽”,人很敦厚老实,也很善良勤快,他们宿舍是全楼最整洁的,他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下楼跑跑步,上来收拾一下,就在窗台上晨读或收听广播,然后去食堂吃早餐又帮很多懒人带回来几份。想想那个时候也真是不好,我们有时总是过去他寝室坐坐,走前来一句:“哎,黄烽,等下食堂帮忙带份饭哈!” 他咧着嘴,“靠,又让我带,已经有三份了。” “谢黄烽,靠你了!” 他每次都不会拒绝。

 

黄烽很有自律性,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家里因为是崇明本地的农户,因此并不是很富裕,但他为人真诚,待人宽厚,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给大家无私的提供了很多帮助,其实大家对黄烽都是很尊敬的,四年如一日,记得毕业典礼那天,咱们都在摆各种pose拍毕业照,有同学还时不时的叫黄烽拿这个拿那个,黄烽也是乐此不疲,一一答应,最后不知谁来了一句:“黄烽,咱俩来一张。”于是乎一发不可收拾,大草坪上变成了与黄烽合影接龙。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黄烽被宜家成功录取为管理培训生,在基层干了几年,后来联系就少了。

 

记得毕业三年后的一个盛夏,我开车在公路上行驶,那天是很热的,我等红绿灯顺便开窗向外看去,远远的看到一个人坐在公路道牙上,在硬纸板上记录着什么,我滑近一看,“这不是黄烽吗?” 于是,我把车靠边,悄悄地走过去,一齐坐在他的身边,“哎,黄烽!” 他吓了一跳!“ 哎,绍瑞,你怎么在这呢?” “你怎么在这呢?这大热天的坐在大马路上干啥呢?” 他擦擦汗,“我现在不在宜家了,换了一家新的公司,“全家”超市,我是负责这个区域的门店拓展的,所以我正在计算这条路过往车辆的流量,来进一步计算这家店开起来的成功率。” 我哦的一声,“你是一辆一辆数的吗?” “对啊,这个还是认真的好,我们对加盟商是有保证条款的。” “黄烽,先别数了,太热了,走,上车,我请你喝一杯冰镇饮料,聊聊。” 他合起本子随我上了车。记得没聊多久他又到路边认真的记录去了。

 

后来,黄烽一直在全家干到现在,已有7年,听说已经晋升为华东地区店铺管理运营的高管,我相信这和他一直以来的认真与负责,和他的敬业与真诚分不开吧。

 

毕业近十年,大家散在天南海北,班级居然没有组织成过一次像样的聚会,谁知道黄烽的新婚答谢宴上,一大半同学却都到齐了,大家热热闹闹,都笑得都很放松很真诚。“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黄夫人一看就是贤内助,大好人一个,只是黄烽有点发福了,现在也会提着酒杯,给大家讲两句了,咱们同学们都乐呵呵的听着“黄总”的训话,之后趁黄夫人不在就把这小子给灌倒了。

 

十几年了,老王和黄烽深深的印在了我的青春记忆里,每每想起他们,就想起了那段年轻的岁月和大学宿舍生活,直到现在想起和他们的一些交流片段,心里还都“暖暖的”,脑海中就会浮现那敦厚的笑容和寝室窗台望过去的夕阳彩霞。


我从大学里创业从事高校传媒到现在创立俺来也,一直没有离开大学校园,这份校园情结一直挂在心头,每次走在校园看到同学们就会联想起我的校园生活,所以我们尽可能的想做的好一点,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就好像在对待多年前的自己一样。


那天我和同事们去学校和同学们做微访谈,问到现场有多少同学不吃早餐时,20个同学中,有8人举起了手,在我再三追问他们不吃早餐的原因时,最后大家都不好意思的都给出了一致的结论:“懒”。更有甚者,有的同学,从进入大学后就没吃过一顿早餐,已经1年多了,这个数据让我很吃惊。想起了前几天连续胃疼三天的我自己,我真想和大家说,年轻时请照顾好你的胃,请照顾好你的身体,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 ,当我问到“如果早餐给你送到寝室,你吃吗?想吃什么?” 几个不好意思举起手的男孩子异口同声的答道:“想吃!” “想吃肉包子、想吃白粥、想喝豆浆...." 看着他们畅想早餐的样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有点心疼,要是他们父母看到此时此景又该如何的心境呢?

 

现在,我和几位同仁创立的“俺来也”,就是定位为“校园轻生活掌门”,解决青年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给同学们带来便捷、安全、舒适的校园生活服务。很高兴,现在我们俺来也在全国各个高校已经拥有几千名可爱的“筋斗云”同学们,又在他们当中选拔出很优秀很有爱的“土地公”大仙们,在5.4青年节这天,我把这篇大学回忆录送给你们,希望每一位“土地公同学们都能诚恳认真的服务本楼的居民,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大家的需求。

 

大家晚上饿了,咱们给大家提供免费的“扛饿套餐”;同学们卧谈会想吃点瓜子了,土地公就给同学们送过去;同学们想睡懒觉没时间吃早餐的,土地公就给大家提前预备好;“用真心不做作,有爱心真善良”,这是俺来也土地公同学们的胜任标准和行动价值观,俺来也和土地公们会用心的给本楼土地生活的同学带去更多的福利和服务。

 

我们要寻找的“土地公”是要以服务同学为第一使命的,他们天生就是热心肠,天生就具有“甘为付出”的品质。当然,对于这样的好人,咱们俺来也平台所有提供的福利会赋予土地公本楼分配权,让土地公真正成为本楼的主人和同学们爱戴的长老。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和鲜活的全面创业环境,“土地公”的工作其实是获得了一个营销和创业实践的绝佳机会,给未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来坚实基础。当然,“土地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还会得到不错的勤工俭学收益。作为一个过来人,大家的学长,老孙表示十分羡慕大家,创业起步再也不用在地铁口摆地摊了(老孙大一时在地铁摆地摊卖过太阳眼镜,屡次遭到城管追赶)。


我相信,这个世界有一类人叫做“善良”,我也相信这世界有一类人叫做“真诚”,我还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类人叫做“纯朴”,而这三类人的集合体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俺来也“土地公”,也是大家需要的“土地公”。同学们,或许每一个班级和每一个群体,都住着一个“老王”和“黄烽”,如果你觉得你发现了他,请推荐他给我们,我们会支持他带给大家更多的爱和福利;倘若你就是那个我们要寻找的“土地公”,那就请现在向我们招手吧。


ps:1.
祝大家五四青年节快乐。
2.
感谢老王大爷和黄锋同学,本文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记录了你们对我和对同学们的服务和关怀,

如有冒犯还请见谅:)


和大家一起奋斗的“老孙”
于2015年5月2日凌晨

© Copyright 2015-2022 IMC AII Rights Reserved

俺来也(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51190号-7  沪公网安备31010402003336
客服电话:400-6869-933